第89章 灯塔(28)城市内部-《当上帝拯救大荒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墙面是粉白色的,一张可折叠式的触摸屏贴在墙体中央。不过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节目,大多数时间都是尼娅用来通知的,通知居民起床,通知领配给物资,通知集合啥的。偶尔尼娅心情好,也会应住户要求播放一些搜集到的影片、电视剧,或是陪孩子们聊聊天。

    房间结构简单,入口为厨房,然后就是卧室。

    居民们拥有发放的电磁炉,以及配套的供暖通风设备。

    卧室内就是一张床,类似于土炕的构造,床底可以存放一些东西。床头的一面墙体,嵌有床头柜,打开后里面是配发的三套衣服。

    由于是地下全封闭环境,因此本质上来说,不存在夏季和冬季。居民仅需要少量衣物。

    “给人一种幽闭感,待久了不会得幽闭恐惧症么?”蓝垒夏说出了自己的感受。

    厨房和卧室加在一起,目测也不过20平方米的样子。而且也没有卫生间,尤其是没有窗户。

    这让他想起了最早的宇航员待的空间站。

    “没有独立的盥洗室也很不方便。”他又补充道。

    “为了赶工程进度,只能把不必要的东西去掉。”尼娅解释说。

    地下的施工难度自然要比地面高上许多,每一块面积都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,而眼下地面的工厂最终是需要搬入地下的,何况入城的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中。

    “另外,就是想要居民们多交流,因此才把盥洗室省了。”尼娅说。这倒是实话,淋浴加蹲坑式厕所,也就二平米罢了。

    至于为何没有大一些的居室,蓝垒夏不用问也很清楚。目前最多的就是单人间。灾变中很少有完整的家庭被保存下来。就算被保存下来,因为上学和工作等原因,家人也不一定团聚,交通和通讯都瘫痪了嘛。

    以目前的状态,就算是在同一座城市里的不同城区,人们都不一定有办法聚到一起。

    而灾变期间,人们想得更多的还是活下去,结婚和生育都被放到一边。

   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尼娅的做法是对的,她压缩私人空间,然后扩大公共面积,建立公共盥洗室,工厂食堂,大型的市民广场,公园,让人们不再想着躲家里,而是尽可能多的参加群体社会活动。

    当然居民房间也有大的,如果是三口之家或者是管理层则居住面积会被提升到60平米,并增加相应设施。至于90—120平米的大户型则相对稀有了。

    “参观完了住房,我带你们去看看食物开源,包括工程肉培养室以及植物种植室吧。”尼娅启动了电梯。

    映入考察团眼帘的是大片的蘑菇。准确的说是室内多层床上从培养料里面长出来的蘑菇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