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发展农业的思路-《大明好皇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饭都吃不饱,搞这些七七八八的东西,可不就是奇巧淫技么?

    有了政治经济学的引导,朱厚照明白歼灭文官集团已经不再是他的主要目标了!

    他唯一的目标就是提高社会生产力,满足大明百姓日益增加的吃饱饭的要求。

    在这个目标之下,任何力量都是可以借助的,而不是一定要把人家消灭掉。

    何况一个国家是皇帝的一言堂并不一定是好事,有反对力量监督,可以制约着皇帝不能乱来。

    文官集团拥有全国几十万的读书人,无数的地主财团支持,同时还控制着九边百万大军。这么强大的力量如果运用得当,通过引导释这个士族地主集团的力量,可以让朱厚照事半功倍的达成政治目标,做成很多的大事。

    回到种田的问题上,现在大明主要的产粮地有三块。

    一块是位于陕西、山西的关中平原。

    第二块是号称鱼米之乡的水乡泽国,长江中下游平原。

    最后还有黄河冲积出来的华北平原。

    这三个大平原目前都已经开发完毕,是大明帝国赖以生存的根基。

    这三个平原上的土地基本已经被文官集团瓜分完毕,大量的地主盘踞其中,利益纠葛盘根错节,是文官集团统治大明的基本盘,谁碰谁死!

    朱厚照曾经看过一个笑话,就是一个小伙子发财后想要回报乡亲们,出资给老家修几条水泥路。结果路还没修,村民就集体要求小伙儿先给钱,因为修路会占了村里的地……

    这其实不是笑话,是真实发生的事情。

    可以想见,如果没有文官集团支持,朱厚照要推广一个高产的农作物,或者开荒拓土进行移民会有多么的困难。

    别看内阁六部为首的文官集团霸占着国家政权,非常的讨厌。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读书人厉害的很,执行能力超强!

    在北京中枢的内阁下达一道命令,可以让最偏远地区的县令毫不犹豫的去执行。

    皇帝远在天边,下令推广高产作物,老百姓可能阳奉阴违不肯做。

    但是县官儿却近在眼前,都说破家的县令,灭门的府伊,县官只要一瞪眼,哪怕让他们就地把稻子全铲了种红薯,这些老百姓也不敢有二话,只能乖乖去执行。

    文官集团代表的守旧势力太强大,朱厚照在这三个产粮区暂时没有太多的操作价值,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个是上面,折腾来折腾去,还不如重新开一个牌局,朱厚照自己当庄家,引诱文官们参与进来玩。
    第(2/3)页